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 策 > 政策解读 > 正文

《犍为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犍为县 发布时间: 2022-10-18 15:24 浏览量:

打印 分享到 :

为明确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依据相关政策和文件规定,并结合犍为县实际,犍为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编制了《犍为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犍为县开启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全县“三农”工作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农业农村工作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战略部署,根据《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犍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系统谋划犍为县农业农村“十四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明晰重点任务和工作体系,为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出重要依据。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十章,现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主要从发展基础、面临形势两个方面阐述。

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大力推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美化人居环境,带动农民增收,构建起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农业生产能力日益凸显。2020年粮食总产量27.4万吨。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1.3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9.2%。“十三五”期间全县出栏生猪278.1万头,家禽出栏4157.5万只,禽蛋产量9.4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12.5万吨。全县建成省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达217家。二是特色优势产业稳定发展。截至2020年,年产茶叶4.7万吨,毛茶产值达7亿元,茉莉茶综合产值26.5亿元。蔬菜总产量达47.9万吨。犍为姜种植面积达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8.45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金石井柑橘、犍为生姜等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三是脱贫攻坚获得全面胜利。全县54个市(县)列贫困村、3007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达标退出,实现100%的镇、村、组通水泥路。帮助9542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建成集中安置点24个。四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全县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1个、示范村6个,建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6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2个。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五是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任务。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1.1亿元,非经营性资产4.3亿元。截至2020年底,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01户,家庭农场758户。累计发放贷款3.9亿。六是农业品牌建设引领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截至2020年,实现全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39个,有机产品认证获证企业10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2张,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面积达17351公顷。

面临形势:犍为县是乐山市传统农业大县,经济发展处于全市中等水平,城镇化进程尚在初期阶段,城乡发展不均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生活品质不高、基础设施较薄弱等矛盾突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产业供应链深刻变化,中央、省、市就“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一是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三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四是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前半篇”任务基本完成。中央、省、市对“三农”扶持政策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犍为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作用将更强劲。“十四五”期间,将为犍为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战略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主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四个方面阐述。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加快产业发展、保障粮猪生产、补齐农业短板、提升人居环境、做好生态保护、建设文明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深化农村改革等八大工程为抓手,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二是坚持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三是坚持生态高效,绿色发展;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五是坚持共同富裕,共享发展。

发展目标:一是实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209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72%,力争基本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基层“四治融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产业发展更加高质高效,到2025年,打造提升超亿级农业全产业链2条,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三是农村、农民更加富足安康,建成一批产业带动型、片区融合型、农耕体验型等美丽乡村,并启动“世博大道”“中华茉莉谷”、世界茉莉花温泉小镇等农文旅融合项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过1000万人,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09元以上,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100%,农村实用性人才占比25%以上。四是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党群服务中心达标村占比100%,省级基层治理示范村占比达10%以上。

实现路径:坚持农业稳县主基调,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园区创建为新载体,争创乡村振兴先进县。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逐步实施“4+5”农业产业规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三是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并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生活品质,让广大农民共建共享。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实施八大行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强基保供行动,推进农业基础现代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二)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创星升级为载体,打造百里茉莉茶香链群、百里花果长廊链群、百里姜竹林链群、百万生猪粮油链群等四大链群;因地制宜,依托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构建十万亩现代蔬菜产业集群、十万亩稻花鱼产业集群、十万亩柑橘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

(三)实施要素配置行动,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聚焦现代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实施乡村提质行动,推进农村建设现代化。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五)实施生态保护行动,推进环境保护现代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六)实施乡风建设行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扎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加快乡村精神文明、治理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七)实施巩固拓展行动,推进居民生活现代化。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为重点,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八)实施农村改革行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四部分:工作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全面实行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县、镇领导干部联系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形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县农业农村部门综合统筹、县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和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加快完善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建立稳定的农业农村投入增长机制。发挥公共财政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多渠道增加建设投入,积极探索政府、金融、企业多方合作模式。

三是加强项目支撑。谋划实施一批全局性、战略性和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全力创建我县首个规模化标准化粮食稳产基地和水产品供给基地,继续抓好花茶姜果兔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园区建设。

四是加强考核激励。各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县级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并给予积极支持;县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