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九井镇位于犍为县西南部,东与铁炉镇接壤,南与沐川县富新镇相连,西与双溪镇相接,北与清溪镇为邻,213国道穿腹而过,辖区内有仁沐新高速公路和五犍沐快速通道,距县城20公里。全镇面积75.134平方公里,政府所在地海拔高度360米。辖9个村71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2万余人。全镇土地面积11万余亩,其中耕地3.1万余亩,乔木林地6.4万余亩。
九井镇现有新街2条,分别位于九井街道社区和榨鼓场社区,有幼儿园3所,小学2所、中学1所,卫生院1个,敬老院1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处、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中转站2个。
九井镇现有机关干部69名(其中公务员32名、事业人员29名,三支一扶2人,编外用工2人,社区工作者1人,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1人,禁毒工作者1人,西部志愿者1人),村(社区)常职干部共54名。
九井镇现有党支部15个,党员653名(其中预备党员6名,女党员138名,少数民族党员1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148名)。
九井镇先后被评为四川竹产业基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竹林乡镇、省级无烟单位、市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县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镇、县级平安犍为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单位、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二、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一)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在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由原九井乡、原榨鼓乡、原清溪镇祇园村合并为现九井镇,镇政府位于九井镇九井街道社区董家沟街178号。
(二)村级建制调整情况。在村级建制调整工作中,由原17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调整为9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现辖佳沟村、峰门村、金鼓村、鱼滩村、永丰村、麻柳村、回龙村、塘口村、祇园村9个行政村及九井街道、榨鼓场2个社区。
(三)村民小组调整情况。在村(居)民小组优化调整工作后,由原来的147个村民小组调减为71个村民小组;原4个居民小组调减为2个。
三、产业资源情况
九井镇属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较为著名的山峰有峰门山、金鼓山、老罐山、长山埂等及猫猫沟等著名地貌,属大凉山南系。气候属湿润性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各有特点。年平均气温17.46℃,年最高气温37.6℃,年最低气温-2℃,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28.44㎜。全镇境内有溪河2条、水库3个,天然气9口、年产气量约为300万立方。现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摩崖石刻、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遗产。
九井镇属传统农业镇,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生姜、林竹、水果为主;畜禽业以祇园村蛋鸡、金鼓村肉兔,以及猪、小家禽为主。2019年在全县率先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特色产业“麻柳姜”种植面积5000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有机产品正式认证,榨鼓生姜协会202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建有“耕读园”“稻姜主题馆”展示生姜文化,开发“脆口姜”“泡姜”等加工产品。全镇姜黄种植面积6000亩,有示范基地1个,姜黄品质上乘,出口台湾地区、东南亚等国,现有初加工厂1家,其出口产品占全县姜黄出口总量的70%以上。2023年村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村7个,超过50万元村1个。
四、乡村治理情况
九井镇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体,升级改造互助养老“打平伙”食堂和多元化课后服务平台“周五课栈”,累计服务老人和儿童1万余人次,相关活动被共产党员网、四川党建网、《关爱明天》杂志等平台采用报道。2023年“周五课栈”作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活水计划”腾讯公益项目之一在全国上线募集筹款,募集资金用于今年在全县推广打造点位2个。省纪委、省民政厅、省关工委等相关领导先后到村开展实地调研,社会和上级的认可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