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魅力犍为 > 印象犍为 > 各镇简介 > 正文

铁炉镇简介

文章来源:犍为县 发布时间: 2025-02-18 09:21 浏览量:

打印 分享到 :

铁炉镇位于县城南面的岷江河畔,距县城34公里,辖区面积82.455平方公里,北临孝姑镇,南与沐川县接壤,西面与九井镇接壤,东面与宜宾县叙州区接壤,沐溪河穿心而过,从西南流向东北汇入岷江。行政区域调整时,由原铁炉乡全域和原新民镇、孝姑镇部分村合并而成。辖7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7445户22874人,常住人口达13000余人,社区户籍居民183户393人。镇内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所(其中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2所)、幼儿园3所;全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5个。全镇共有党支部11个,党员619人。

明隆庆五年(1571年),当地“岩泉寺”内有一座大石香炉,色黑如铁,粗看很像一座铁炉,俗称铁炉寺,铁炉场和铁炉镇也因此得名。从清代到民国,铁炉作为犍为、乐山、宜宾、沐川、马边、屏山商贸中转的一个水码头,热闹繁荣了数百个年头。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铁炉乡,辖22个保。1951年6月将铁炉乡划为新华乡(民主乡)和民政乡,当年末两乡合并为铁炉乡。1958年9月并入孝姑人民公社,1959年7月又从孝姑公社划出建立铁炉公社,1984年复为铁炉乡,2019年12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铁炉镇。

铁炉镇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水资源和林竹资源。90年代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铁炉镇境内建3口天然气井,向清溪镇、犍为县城供气。铁炉镇森林覆盖率36.36%,林竹产业成为村民主导产业之一。

铁炉镇是传统农业镇,主要经济作物为“烟、果、姜、茶”,其中桃李3200余亩,姜黄5000余亩,同时种植菜姜、种姜3000余亩,柑橘4000余亩,种植叶烟9000余亩,种植茶叶3500余亩,2023年成功认定为四川省第四批现代竹产业基地。

铁炉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本土特色产业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资源禀赋,统筹谋篇布局,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村社示范优化、村村联合提升、村企共建培育”三项行动,打造“褐—烟,黄—姜,绿—竹”三色产业,建成中心村有机姜黄核心示范基地300亩,带动全镇种植超5000亩,姜黄产值近2000万元;依托规模超3.2万亩投产林竹,年产9.6万吨,产值5000万元以上;全面推广“烟叶+多元作物”的农业模式,五一村坝区亩均产值突破至2.6万元、年收入超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