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五公开推进情况 > 决策公开 > 正文

九井乡旅游发展现状及构想

文章来源:犍为县九井乡 发布时间: 2018-07-19 09:48 浏览量:

打印 分享到 :

近年来,九井乡紧紧围绕“党建领乡、农业固乡、文旅兴乡”和“四路一带”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综合文旅”发展战略,以“农民”为中心、“农业”为基础、“特色”为前提、“绿色”为导向、“文化”为灵魂,践行“两山”理论,认真谋划文旅融合发展,开创休闲观光、商贸养老及乡村旅游新局面,为建设犍为美丽的“南大门”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基本情况及历史由来

九井乡位于犍为西南部韩家滩溪上游,北邻清溪镇,南与沐川县新繁乡接壤,西邻双溪乡,东邻榨古乡,地处犍为“南大门”,离县城22公里,全乡幅员面积29.5平方公里,辖7个村1个社区57个村(居)民小组,共23888214人,耕地面积12449亩,林地面积15615亩,森林覆盖率达60.5%,海拔359米,年平均气温17.46,有1座水库、21口山坪塘,属纯农业乡镇。九井乡历史悠久(于民国24年(1935年)因九井坳而命名九井,19665月成立九井人民公社,19685月成立九井人民公社革委会,19842月成立九井乡人民政府),最早为九井场,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了,九井场因九井坳而得名,九井坳因古时曾在此开过9口盐井而得名(九井乡天然资源独具特色,天然气矿藏丰富,现存“麻三井”,“麻五井”等五口天然气井,位于金鼓和峰门2个村,日产气20万余立方)。

二、得天独厚的资源

(一)九井乡最早为九井场,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形成,因古时曾在此开过9口盐井而得名,民国24年(1935年)确定为九井乡。地处犍为县西南面,与沐川县接壤,系犍为的南大门。九井是最早的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至今仍留存近千米的“五尺驿道”遗迹。

(二)九井禹王宫地处九井乡九井村九井坳半山坡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峰叠叠,后脉重重,明堂开阔,朝迎有情,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据调查九井禹王宫建于清嘉庆年间,正殿横梁上题“大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岁次巳卯)十一月丙子二十六日”,中梁上题“皇图巩固、帝道遐昌”,“捐银人陈某某”。占地约2亩,建筑规模为犍为第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民间集资对正殿进行维修加固,重塑神像。200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政府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经多次考察论证,决定对禹王宫进行整体复原,并多方筹集资金百余万元。20108月动工,历时半年完工。

(三)九井乡交通区位独特,地处通往雷波、马边、屏山、沐川的咽喉要道,也是原蜀中通往云南、贵州的重要通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峰门山顶的“万人坑”便是频繁交战争夺的历史印记。交通便捷,国道213线、仁沐新高速及连接成贵铁路寿保高铁站的快速通道纵贯乡境,仁沐新高速在距集镇1公里处设出口1个。九井乡资源丰富。乡境内富藏盐卤、天然气、稀有金属铼,现有采气井5口日产气20万立方米,金属铼储量全国第一。

(四)九井乡生态植被好,森林覆盖率70%以上,属纯农业乡,跑山羊、跑山鸡、麻柳姜等生态农产品丰富可口,独有的野生独脚菇、万寿果、火棘果等不胜枚举,香浓味美。打造九井“特色小镇”以生态、和谐为基本理念,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立意“新边城”主义,将小桥流水、古道古韵融入其间,呈

三、发展构况

巩固杉杉苗木花卉产业带,助推生态农旅发展。九井村是全县创建最早的第一批新农村示范村,于2011年申报创建了省级生态村,2016年创建了省级文明村,全村现有花木协会一个,种植有桂花、银杏、小叶榕、黄桷树、蓝花楹等5种树种,面积达2000余亩,辐射带动全乡其余六村种植花木1000余亩。目前虽受市场行情影响,效益不高,但群众信心不失,管护到位,长势良好,风景秀丽,芳香逸人,加之境内山坪塘多,水产养殖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带内有青石板铺筑的便民观光道2000米),交通便捷(位于仁沐新、五犍沐、国道213出口要道处)适宜乡村生态农旅发展。另外犍为县的“飞地”九井乡罐山村,四周均与沐川县新繁乡相邻,村虽小,境内土壤条件好、水资源丰富(有一座小II型水库三角沱水库,总库容量达532m3),村民勤劳,种有李子、樱桃、桃子、核桃、枣子等水果200余亩,林竹2000余亩,时令蔬菜100余亩,离沐川县城10余公里,适宜休闲采摘、垂钓等。

(二)全力打造“特色集镇”,创建宜商宜游宜养美丽城镇。巍巍大窝顶山脉,托起脊梁;潺潺韩家河溪水,腹中流淌。昔日古道横相连,今朝“四路”纵贯通。在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争取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后于2016109日率县人大、政协、县委办、政府办等18个相关部门在九井乡召开现场会,标志着九井乡“特色集镇”打造正式启动。具体规划:1.集镇改造。老街打造:对老街统一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全部铺设为油砂路面;管网线架设:空中电力线、通讯线全部下地,隐蔽架设;店招店牌规范:店招店牌按照统一色调、统一尺寸进行安装,临街墙面按照统一风格进行风貌塑造;河道整治及绿化布局:对韩家河流域九井集镇段,进行全面清淤、堡坎,配置绿化带,铺设林荫栈道等;综合设施提升:配套建设乡文体活动中心、乡卫生院、敬老院和特色农贸市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实施“雪亮工程”,打造“智慧城市”,融古色古香建筑与现代商贸、养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2.特色产业。在巩固原有花木和林竹资源基础上,精细化发展特色林业,建九井“醉美生态氧吧”;抢抓“四路一带”(四路:仁沐新高速路、五犍沐快速通道、国道213、乡村道路,一带:鱼滩佳沟九井长山峰门金鼓形成“环形”生态种养殖经济带)产业布局机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引进业主开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抓好达成投资意向项目——金鼓村红岩沟休闲观光旅游绿色农业产业区及峰门山千亩生态种养植区后续服务;利用互联网、农业等积极做好农产品(独角菇、特色老腊肉、苦笋、菜姜等)、特色餐饮(平安饭店青椒鱼、芋儿烧鸡,志会鱼庄冷锅鱼,二麻饭店红烧野味、黑豆花,古镇饭店白宰鸡等)、特色小吃(古金山的麻凉粉,包全兴的油炸粑,陈沿钊的醪糟儿等)等的品牌包装和销售。3.特色扶贫。积极做好以“人大代表在行动村两委服务贫困户抱团公司”模式利用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展特色扶贫项目——九井村十亩泥鳅养殖和峰门山千亩皂角种植,解决扶贫过程中贫困户动力不足、缺资金、缺技术等瓶颈,探索贫困户增收致富长效机制,实现真脱贫。

(三)依托“茶马古道”历史底蕴文化,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1.举足轻重的“茶马古道”。古时九井坳因地处通雷波、马边、屏山、沐川乃至云南的必经之道,境内驿道纵横驿道俗称“大路”,“官马大道”,多用石板安砌而成,是古代官员乘马,坐轿或传送紧急文书的道路,也是连接县与县之间相互交往的纽带。其中清溪驿道是通往西南夷的一条重要通道,它连接马边的路径:清溪鼓匡岩(现九井村2组)九井坳(现九井村3组和7组)卡防坡新街宋家村马边地界;清溪驿道连接沐川的路径:清溪鼓匡岩九井坳董家沟峰门山沐川地界。清溪驿道无论是通马边还是通沐川,九井坳都是必经之路,为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来往的马帮布客均要在此小憩,当初场内就有正街、兴隆街、半边街、场口街等四条街道,10余家茶馆、八九家饭馆、旅馆,10多种名小吃,商业十分繁荣,可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九井乡境内仍留有“茶马古道”文化旧迹,如九井村内留有青石板路600余米,鼓匡岩休憩亭一个,峰门村内留有青石板路500多米,唐朝(印有“峰门山”字迹)石碑一块,龙神坐佛一座,峰门山坳口站佛2座,云南城防司令曾定光坟墓一座,挖断山脉遗址1处(紧邻万人坑),雍正4年古建筑1座,商品交易和商贩休憩场所遗址一个(位于峰门村6组和沐川县新繁乡罗柘村交界处),乡境内部分地方至今仍沿用着马匹驼运货物的运输方式。

2.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九井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既有数百年传承的金鼓龙灯,亦有集魔术、杂技、小品、现代歌舞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团九井乡峰门山艺术团(该艺术团创建于80年代,是乐山市第一家注册的民间艺术组织,现有演员30余人,长期活跃在川西南、云南、贵州地,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多次在犍为春晚上演),还有淳朴、热情好客、重情义、讲礼节的传统民风民俗文化(婚丧嫁娶吃“九大碗”和过年杀猪吃“泡汤”等习俗)及良好的家训家规家族文化,2017年省纪委牵头在峰门村挖掘的犍为籍清朝清廉官员李拔的廉政史(据说李拔的小儿子李元凯当年在此教书,后与一刘姓蛮夷美女结婚,放弃了父亲让他“从政”的机遇)已正式播出。

3.星罗棋布的古迹寺庙。乡境内坐落着禹王宫、川祖庙、万寿宫、南华宫等4座寺庙。1958年,乡政府从九井坳搬到国道213线董家沟时,因新建政府和学校,将庙宇拆除,现仅存禹王宫。禹王宫建于大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1126日,占地约2亩,为县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禹王宫。2006年,禹王宫被列为犍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禹王宫更名为弘愿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科学做好全域文旅融合发展定位和规划。九井乡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民间文化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农产品独具特色,地域优势日益凸现。但,目前没有详尽科学的总体规划,建议根据发展定位和现有资源,聘请专业人才做好九井乡文旅融合发展科学规划,规划建议以特色集镇为核心,以“茶马古道”文化为重点,以“一花、一庙、一塘、一乐、一峰”为支点,以“快速通道九井坳董家沟峰门山红岩沟老罐山”为环线,进行全域文旅规划,突出乡村“农、野、特、趣”,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格局,绘出九井独特的文旅蓝图。

(二)文旅基础设施薄弱。九井乡属纯农业乡镇,纯碱性土壤,典型的“情天一把灰,雨天一团糟”,不适宜种植茶和茉莉花,没有享受过县上出台涉农政策,境内涉及文旅布局点尚有20余公里道路未硬化,水、电、网络、活动阵地等设施也老化薄弱,增加土地流转、业主投资成本,成为了制约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建议出台倾斜非县中心产业带土地整改、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补助政策,让九井乡借特色集镇打造及五犍沐快速通道、仁沐新高速建设时机抢抓文旅融合发展机遇,提档升级,建设犍为美丽的“南大门”。

(三)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乡村旅游要快速发展,专业的乡村旅游人才及从业人员是关键,而“乡镇干部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新常态下乡镇工作难、压力大,缺编严重等现象,能有人把常规工作推进就不错了,更谈不上配备专业的旅游专业人才谋划旅游产业,农村的旅游从业人员也是以农民为主,缺乏专业培训,建议适当招聘旅游专业人才到乡镇任职,同时对文旅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增设旅游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常识、旅游从业人员接待须知等培训,提高区域旅游服务水平。

(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打造独特的文旅空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九井乡要实现旅游的提升,必须走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和知礼孝悌谦让的民风民俗文化融合到旅游开发的全过程,用个性化的乡土文化创造文旅体验空间,打造吸引市民神往的旅游目的。

(五)以人为本,让游客舍得“花”。旅游的核心是“人”,乡村旅游就是要让市民走出喧哗的城市,到农村体验田园生活,品农村风味、采生态美食、感乡野之趣,让游客兜里的钱有地方“花”、心甘情愿“花”,而不是“坐一阵车、拍一张照”就走人因此要在“吃”上下功夫,要让市民吃到独特的乡村美食;其次要在“住”上下功夫,要以特色集镇风貌和乡域内独特的文旅资源合理布局旅游景点、线路和酒店,让市民住的下来;最后要在“乐”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峰门山艺术团精湛的演艺、多趣的节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民间表演,充实市民的夜生活,让市民在“乐”中释放人生不快与工作压力,实现“你带着钱,我带着你”畅游醉美九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