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定文镇金山村3组的田野上,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村民们挥锄挖根,熟练分拣,背篓运输,忙碌地采收成熟的折耳根,一幅繁忙而有序的冬日农业画卷徐徐展开。
据金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勇强介绍,这一片占地约50亩的折耳根田,是去年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给新引进的业主进行试种的。
折耳根,亦称鱼腥草,不光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药用价值,市场前景良好。然而,其独特的种植习性——“打一枪换一地”,给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应对这一难题,金山村与业主沟通协作,决定采用“折耳根-蔬菜-水稻”的稻蔬轮作模式进行试种,既有效解决冬田闲置问题,又保障土地在换种过程中得到恢复,为下一季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023年下半年种下折耳根,2024年年底折耳根收获后,如今又陆续种上了冬蔬菜。待今年蔬菜采收后,5月将再继续种上水稻,完成这个“两年一周期”的种植闭环。
稻蔬轮作模式在金山村的探索实践展现出了一定成效,不仅提升了金山村土地的产出效益,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和租金收入来源。
据悉,近年来,定文镇大力推进耕地恢复和撂荒地治理工作,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粮药复合种植及稻蔬轮作等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接下来,定文镇将持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土地增产和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