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7月企业生产销售进入旺季,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范围或非法违法组织生产经营的现象可能存在,安全生产风险高;受天气炎热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各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复杂多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如天气炎热,室外作业人员易中暑;车辆制动系统易失效、轮胎易爆胎,行车安全风险高;危险化学品受热易膨胀或发生反应引发爆炸;有限空间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引发中毒事故;大功率清凉电器用电量大增,电气火灾风险增大;局部极端气候增多,易由此引发次生生产安全事故。现对7月份安全生产风险及工作提醒提示如下。
一、7月份突出安全生产风险
(一)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突出。7月极端天气频发,如路基坍塌、沉陷等极易引发由此引发此生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7月正值建设生产经营旺季,全县客货运量居高不下,货车非法改装、超速超载、超范围经营运输等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学生暑假走亲访友、短途游等导致部分路段车流量增大、道路拥堵,加之假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超员等违法违规行为易反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增大。
(二)有限空间作业方面。各类企业的污水处理池、化粪池、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排水管渠等有限空间有机物厌氧状态下易分解出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锅炉、压力容器等有限空间中燃料未充分燃烧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企业有限空间风险辨识不到位,作业审批不到位,作业前未按要求进行通风和气体检测,作业过程中未配备气体检测仪、未进行气体监测和强制通风、未佩戴防毒面罩等防护装备,作业后未及时恢复现场安全设施等易引发中毒和窒息事故,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盲目施救易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安全风险高。
(三)建筑施工方面。高温易导致室外作业人员身体机能下降,作业人员不佩戴或系挂安全绳、临边和孔洞防护不到位等易引发高处坠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措施落实不到位、雨天防风防滑措施执行不严、“三宝四口五临边”措施落实有差距,高处坠落风险高。沿沟和地势低洼地带的项目部、员工宿舍、施工便道等易受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等影响,工棚被冲、人员被困风险高。雨季降雨较多,部分施工单位在开挖沟槽、基坑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放坡和支护,开挖废土随意堆砌在边坡旁边,未修筑截排水设施或失效等,易引发边坡坍塌。沿沟和地势低洼地带的野外施工项目部、员工宿舍(工棚)等,安全风险高。
(四)危化方面。危险化学品原料和成品未严格执行“一书一签”,未进行分类、分区域储存和堆放;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和重点监管工艺的生产、储存设施未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及消防水系统,反应釜、离心机等生产设备配套的安全附件缺失,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不符合要求,输送、转运易燃易爆液体物料的防静电措施不到位;擅自改变设计生产品种、库房使用功能、设备布置及数量,随意扩大生产、储存规模且未履行设计相关变更手续,动火作业等特殊作业未认真审批,异常工况处置不及时、不规范等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安全风险高。
(五)工贸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旺季,检维修作业频繁,电气绝缘损坏、线路短路、老化,接地或接零保护不良,作业人员湿手操作机器开关、按钮,违规带电作业等易引发触电事故;企业设备防护装置缺失或不完善,作业人员误操作、操作不当,设备启动前未进行安全确认等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搬运、起吊等作业过程中,物料堆码不稳,物品紧固、吊挂不牢,作业人员抛掷作业工具等易引发物体打击事故,安全风险高。
(六)煤矿和非煤矿山方面。7月进入主汛期,暴雨天气显著增多,在持续注意前几个月风险的基础下,需关注地下矿山防洪措施落实不到位,井口周边山体表土未加固除险,地面塌陷坑治理不及时,井下排水能力不足,易引发泥石流、洪水倒灌、淹井事故;露天矿山截排洪设施不完善,维护疏浚不到位,边坡受地表水渗入或雨水冲刷发生坍塌、滑坡的风险高;尾矿库排洪设施淤堵、损毁,排洪能力降低,调洪库容不足,预警处置不及时,洪水漫坝、溃坝风险增大。汛期降雨频繁,岩层裂隙水饱和,围岩受长期侵蚀作用,力学性能下降,未采取超前支护、注浆加固等措施,冒顶片帮风险高。
(七)文化旅游方面。7月中小学、幼儿园陆续进入暑假,青少年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亲子游活动增多,家长监护不力,儿童、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弱、自救互救能力不足,旅游安全风险增大;各类旅游景点景区、博物馆等地人流量控制不当、现场疏导管控不到位等易引发拥堵、踩踏;各类游乐设施设备未定期检测,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带“病”运行,安全防护措施缺失易引发事故,安全风险高。
(八)消防方面。7月天气炎热,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空调等大功率清凉电器使用频率激增,用电量大增易导致线路过载,电气设备散热不良,线路老化,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漏电、短路等电气保护设施失效易引发电气火灾;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蚊香使用不当、室内吸烟、人走火未灭等易引发火灾;违规占用消防通道易导致事故扩大。特种设备、电力、农业农村、民政等其他行业领域要立足当前生产经营旺季、端午假期、学生暑假结合高温、雷电、暴雨等因素影响,进一步分析研判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
二、重点工作提示
各镇、各部门要认真吸取近期多起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严格贯彻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本地本行业领域本单位实际情况扎实做好安全风险研判与防控,有效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工作落地。
(一)压紧压实责任,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请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近期上级关于安全生产会议、文件精神,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要求和法定的调整事项,做到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让各方都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各有关部门按照《四川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创新驱动、齐抓共管,抓好销售领域监管、停放充电场所建设、报废回收管控、查处路面违规违法行为、打击违法违规改装、全环节事故溯源追责等方面工作,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压减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持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时空和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宣传教育和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提升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能力。
(四)持续推进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农村畜禽养殖企业(场、户)、食品加工、市政工程、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矿山、建设项目、水电站以及各类地下管线、坑洞等重点部位风险隐患,强化风险防控,切实推进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农村化粪池、沼气池、青贮池、蓄粪池、沤肥池、水池(井)、污水池(井)、地窖等有限空间场所作业报备制度,加强清掏作业现场监督,属地乡镇要及时派人携带防护装备到场指导,提醒作业人员做好防护措施,督促遵守“一通风、二检测、三清掏”作业步骤,第一时间做好突发情况报告,严禁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五)持续开展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和事故高发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关于深化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和事故高发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紧扣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目标和任务,聚焦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和十大事故高发领域,持续深入开展整治工作,要狠抓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落实,持续强化精准监管与服务指导,着力破解安全管理低级循环等顽瘴痼疾,努力实现5个100%,推动企业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六)扎实开展特殊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请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汛期等特殊时期安全生产的工作安排部署,聚焦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尾矿库、危化等重点领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汛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监测预警,严防汛期自然灾害引发次生生产安全事故。
(七)持续加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请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对照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高质高效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信息系统报送。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风险,全链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要紧盯人为因素“软肋”、环境和设施设备“硬伤”,围绕提高企业“人员、机器、环境、管理”4个要素质量,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部署实施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认真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提升全区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强化安全生产清单制推进力度。请各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督查清单,并在清单制管理系统中动态录入持续完善。要督促各企业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特点,制定完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全员岗位责任清单、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日常检查清单等个性清单,强化事故防控,形成长效机制。要指导各企业应用“四川安全码”开展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实现一线操作人员规范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快速安全检查、企业负责人实时督促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