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犍为县公路建设服务中心以“无人机+人机协同”的实战模式,开展地灾巡查。
以往养护工人在高边坡或易垮塌等区域进行地灾隐患排查的过程中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常伴随高坠等风险,且受制于地形、天气等因素,人工肉眼易漏检,并且覆盖不足。还可能会导致隐患发现滞后等问题发生。现在无需翻山越岭,无需绳索攀岩,一台无人机、一名操作员、一块显示屏,就能让公路沿线的危岩、滑坡体隐患“无处遁形”。
在山区高危边坡、临崖路段等人工难以抵达的区域,无人机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快速获取隐患点高清影像,以便及时设置安全区域和警示标志,为下一步排危争取宝贵时间。
当前无人机应用仍以侦查记录为主,但智能化升级已启动。犍为县公路建设服务中心未来会引入无人机自动识别裂缝算法,探索激光雷达扫描构建灾害体三维模型,通过“CT扫描”式作业快速锁定滑坡体。这些技术优势正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型。随着AI自动识别算法、激光雷达建模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无人机影像数据将成为地质灾害智慧监测体系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