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旭辉等17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犍为县清北学生培养的提案”已收悉,我单位已经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普通高中4所(其中民办1所),在编教师667人,在校学生8010人,每年高三毕业学生大约在2800人左右。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拟定了“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名县”,办家门口好学校工作目标,实现了教育事业与社会事业、经济发展共同发展,同频共振,高中教育质量连续15年获全市综合评估一等奖,2021年我县1人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年我县荣获乐山市理科状元,近三年被“双一流”大学录取计124人,2024年高考重本上线351人、本科上线1721人。
二、教育现状
从乐山教育发展来看,教育政策、管理和市情、学情之间的切合度、适应性有一定差距,上级政策文件在落实落地时未与实际紧密结合,导致高中教育发展滞缓、生源流失,信心受挫。就犍为教育而言,在县委、县政府大投入、大建设、大支持下,优化了教育环境,成绩有目共睹,2021年已恢复犍为一中初中部,但差距和不足也不容忽视,仍普遍存在品牌效应不够、造血功能偏弱、激励机制欠佳、精细管理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犍为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是近年来清北较少的原因之一。
三、工作举措
(一)健全长效机制,优化良好育人环境。一是健全完善发展高中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教育投入,逐步提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健全政府、家庭、社会共同承担高中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优化高中教育扶持政策,在高中教师职称评聘、晋升任用、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给以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升高中教师待遇,提高高中教师课后劳动报酬标准,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能安心从教。二是继续加大县财政投入保障力度,逐年增加对高中教育资金的预算,真正解决高中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满足新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
(二)立足专业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措施。积极争取市、县组织、编制、人社等部门支持,在现有的考核招聘、县外遴选等方式基础上,补足配齐紧缺教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引进机制,加大学校对招聘人才的话语权、决策权,引进一批优秀教师,加强本土优秀教师培育力度,促进优秀师资在县内有序、合理流动,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二是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将名校长、名教师培育培训纳入县财政预算,实施系统培育培训,采取高校合作、邀请教育专家莅犍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校际交流等,全面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能。三是实施全员提能培训。围绕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围绕拔尖育苗,组织高中教师每三年开展一次全覆盖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适应新高考的能力素质,全力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着力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是围绕新的高考改革,构建新的评价体系,针对新高考优尖培养,整合教研、师训、电教等资源,与清北名校、优质社会教育机构等多方合作,强化教师全员培训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答疑、考试等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学科公开课制度和新的评课体系与奖励制度;实施鼓励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度,提高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三是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奖励制度,积极推行多元评价制度和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完善中小学校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创建一批阳光体育示范校、艺术特色学校、优秀学生艺术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促进优质学生创新发展
(四)推动名校打造,提升教育品牌效应。一是实施犍为一中“川南新名片”计划。加大犍为一中投入力度,足额按时保障教育经费,提升犍为一中教育教学物质基础,积极支持推进犍为一中智慧课堂、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支持构建优质校本课程及教学资源体系,打造教师精英团队,吸引市内外优质生源。二是强化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在县域各阶段学校中,努力建成培育5-8所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品牌学校,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和优尖学生,并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共同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谢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邹小东 联系电话:0833-4221829
犍为县教育局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