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正文

县公安局:五举措提升警情处置效能

文章来源:犍为县县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18-01-08 10:29 浏览量:

打印 分享到 :

针对非警务类警情严重占用警力资源的现状,县公安局以实战指挥体系建设为契机,坚持改革引领、机制驱动,运用多种手段整合社会资源,推出非警务警情分流机制,将大量非警务类警情分流至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有效减轻了基层一线接处警压力,让110职能真正“专”起来。

依靠政府主导,推动非警务警情分流多管齐下。完善组织领导机构,组建110警情处置社会联动工作指挥部及办公室,成立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总指挥,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任副总指挥,县综治办、县应急办和县公安局领导任指挥长,各应急联动单位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的指挥机构。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各联动单位严格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确保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公安110)随时“打得通、调得动”,警情处置“控得着”。同时,结合犍为正在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采用公安110平台与“智慧城市”政府平台(“12345”)双向并轨运行模式,做到信息互联互通,联动部门分工明确。公安110及时、有效分流化解群众非警务类警情,政府职能部门、民生部门及时处置,逐步形成“紧急警情拨打110、非警情事务拨打12345”的新格局。非警务警情分流向下延伸。以“实战指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新架构为指引,创建“整体联动”的多元化“群防协控”体系。发挥“社区(村)治安成员(网格员)、单位保卫(保安)人员、小区保安人员、治安联防队员、公务人员(单位应急管理责任人员)和“四车两员”(简称:“五员+N”)等“红袖标”群体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将非警务警情分流向下延伸,扩大分流处置范围、提升实效。探索开展警情先期分流处置工作机制。依托派出所、巡特警大队、交警大队网格化巡防力量,强化路面巡防布控,在第一时间发现警情苗头时,即将警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一些求助类、简单纠纷类、轻微交通事故类警情,由就近的路面巡逻力量作为第一反应力量,迅速到达,先期处置,确保将警情处置在初始状态。

坚持抓住关键,注重非警务警情分流质效。全力打造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龙头地位。以“集中接警、分类处警、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为目标,利用并依托110指挥中心接处警平台,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纵向贯通、横向联通、高度智能的社会联动指挥中心,赋予指挥调度、处置协调、装备调用、检查通报、考核督导等职能。通过人工电话派单、公安扁平指挥平台、接处警三方通话系统,以及微信群、钉钉群等方式,实现对全县非警务警情的全面分流。规范联动部门标准化建设。列出全县45个应急联动单位和30个乡镇责任清单,明确应急任务,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有效解决部门之间职责界限不清,相互“踢皮球”的问题,避免了非警务警情分流不出去的尴尬。落实警情跟踪机制。县应急联动中心依据“互联网%2B”建立非警务警情处置“微联动”平台,通过该平台发布、指令、通报非警务警情和回访报警人情况。建立交办跟踪制、全程督办制,明确指挥中心指定专人对分流的非警务警情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直至办结反馈。110接报分流的警情处置质态全部在“微联动”平台上实时、准确反映,确保警情分流有据可查、有迹可循,防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发挥公安主责,破解非警务警情分流难题。抓好报备环节。建立勤务报备制度,各应急联动部门、乡镇每周报送值班领导、人员、电话至县综治办和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发生变动及时报告。抓好接警环节。借助110报警服务台平台系统,有警必接、有警必录,同步录音,确保责任明确、一跟到底、无缝衔接。抓好分流环节。根据报警性质内容按照指令进行分流,属于警情的指令公安相关警种处置,属于非警务警情的,指令相关应急单位处置。抓好追踪环节。非警务警情分流后,由接警员适时跟踪分流到位情况和现场处置情况,加强相关情况收集,督促落实,全程留痕,确保事事有着落、倒查有依据。抓好回访环节。建立非警务警情回访制度,由110电话回访人员到位、处置情况和对群众满意度测评,征求当事人意见建议。2017年1月1日至11月30日,110有效接警8520起,回访满意7031起,满意率82.5%,不满意11起,占比0.13%。

健全制度驱动,畅通非警务警情监督渠道。建立“非警务警情”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利用110接处警平台,搭建报警人、县应急指挥中心、联动单位“三方”通话渠道,及时准确分流非警务报警求助,跟踪督办办理情况,形成“非警务警情”处置联动的工作合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加强“非警务警情”处置分流与大调解中心的协调联动,统筹社会联动部门力量,运用各类社会资源,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拓展“两代表一委员”、律师、法学和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矛盾积分化解的渠道,增加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实效。建立信息通报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110警情社会联动工作“1%2B4%2BN”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联动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在突发状态下,适时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日常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重大综合性问题。建立“点对点”通报、每月书面通报、日结周评专报、调查问责通报等“四项制度”。建立考核评估机制。“非警务警情”分流联动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指挥部与各联动单位签订责任书,指导、协调解决联动工作存在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造成重大影响、严重后果的,由县纪委(监察局)、县目标办、县应急办等部门按有关规定追责。

坚持夯实基础、强化非警务警情分流配套。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网络和采用宣传册、展板等多种形式,并结合警民恳谈、警营开放等活动,大力宣传“12345,服务找政府,公安110,为民保安宁”理念,使群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各政府部门职能定位,引导群众遇急难险拨打110、非警务类情况拨打“12345”,着力转变过去“万能公安”的观念。确保110报警非警务求助分流率显著提升。强化队伍素质。突出警情类型判断、解释引导、平台操作、分流处置流程等关键环节,系统开展接警员非警务类警情分流业务培训,并注重在接警过程中加强对接警员的实战指导,切实提高110接处警队伍和应急联动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建设。

目前,全县110警情回访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非警务举报、投诉类警情同比下降39%,求助类警情同比下降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